菜单总览
— 新闻 —

喜讯 | 理工学院大二学生肖博文论文被计算机网络顶级会议IEEE INFOCOM 2019附属研讨会录用

  • 2019.03.05
  • 新闻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学生肖博文为第一作者、蔡玮教授为指导老师的论文 "EdgeToll: A Blockchain-based Toll Collection System for Public Sharing of Heterogeneous Edges” 被IEEE计算机通信国际会议(INFOCOM2019)附属集成边缘、缓存和上载的下一代网络研讨会(IECCO)录用。论文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边缘计算资源共享收费系统。

会议简介

        IEEE INFOCOM(IEEE计算机通信国际会议)在计算机网络科研领域与MOBICOM和SIGCOMM并称三大顶级学术会议,是世界顶尖科研人员发表和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以及相关领域科研成果的重要社区。IEEE INFOCOM囊括了技术和系统方面的研究,包括主会、附属研讨会、主旨演讲、专家座谈、学生海报、演示/海报环节等。IECCO作为INFOCOM附属研讨会专注于边缘计算在下一代网络中的性能优化作用,是边缘计算领域的前沿探索论坛。

论文简介

        作为云计算的延伸和辅助基础设施,边缘计算旨在提升低延时云应用的服务质量。然而,当前的边缘服务都是针对特定应用而设计的,这些彼此独立的应用使得大量专一化的边缘硬件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我们希望以经济手段鼓励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之间共享边缘硬件资源,从而提升边缘节点资源的利用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异构公共边缘共享收费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前沿的支付渠道技术,经实验数据论证,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时延并节约运营成本。

                                                                                                                                                                                                      

肖博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学生

学生感言

    Q: 这次发表论文有什么经验可供分享吗?

    A: 英文写作很重要,要不断提高vocabulary size(词汇量)和 formal writing(正式写作) 的能力。论文的表述应该力求准确,切忌啰嗦,逻辑清晰。我在写初稿的时候就犯下了啰嗦的毛病(逻辑混乱),为后来教授修改带来了很多麻烦。这里想说的是多练习使用formal(正式)的表达,并且不要凑字数,无论是在essay(论文)还是其他书写英文的场合,academic writing (学术写作) 的提高对生涯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Q: 你加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软件与区块链系统实验室,你觉得实验室经历对你发表论文有什么帮助和启发吗?

    A: 思考的能力很重要。我个人认为实验室并不是必须品,也不是进了实验室就很厉害。但如果你想要进实验室或者在教授手下搬砖,读paper(论文)是基本能力也应该是日常生活。paper (论文)人人都可以读,但每一个人读的结果和感受可能都不一样。这篇讲了什么,意义在哪里?用了哪些小trick(技巧)设计?做了哪些实验?为什么实验要这样设计?能提升的话应该怎么做?落地前景如何?等等等等。不是说死读paper(论文)就很厉害的,必须有一个high level (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只有有了思考能力,带来创新的东西,论文才能比较高质量,今后人生的level(层次)也会更高。

    热情也一样很重要。读paper(论文)太耗时间了,还这么难读,不读了。你可以在这条路上选择放弃,但是不要想轻轻松松就发篇顶会MIT(麻省理工大学)直博。真正做出东西是一定需要努力的。

    Q: 在写论文的时候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A; 其实任何论文生产肯定都有困难,可能很多做过的人会觉得我这样太啰嗦,但我还是大致讲一讲。

    1.工程上的bug(错误)。因为做的是真实系统的研发,就会出现很多个component(组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话就会出现很多bug(错误)。各种版本库各种编译错误和linux(操作系统)的不友好,初期的时候大量时间耗费在这上面。有时候会很绝望。

    2. 路程遥远。江行智能是这项工作的合作方和实验设备提供商。公司办公地点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区,与学校之间有不短的距离。为了能够得到企业级的数据,我经常需要前往公司使用硬件平台做实验,往返路途时间大概得4个小时。圣诞假期赶deadline(最后期限)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去公司,好几次睡在南山,有时候上课也会去,好在后来实验设计成熟了一些就不用跑这么频繁。

    3. 意外情况。有一次把设备抱回宿舍,结果刚插上电源就烧了,因为两种设备的线搞混了。当时项目还没怎么开始,所以打击挺大的。(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就算把设备抱回去也没用,等于说做了无用功,是因为当初沟通没沟通好)不过也因此体会到了挫折的心痛,然后学着去接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

                                                                                                                                                                                                    

 蔡玮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指导教授点评

        作为下一代网络中提升软件服务质量的关键性技术,边缘计算是时下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边缘节点与云、雾计算的协同工作,大量对于服务延时敏感的软件系统都有望在短时间内突破性能方面的瓶颈,进入到商业应用领域。我们的工作着眼点在于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铺设的边缘节点,利用当前火热的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去中心化收费平台,激励这些异构边缘资源的提供商参与到可复用性系统的设计中来,从而提升资源的总体利用率。

        肖博文同学在这项工作中展现了扎实的编程基础、强大的自学能力和科研潜力。在短短三个月研究中,他迅速理解了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系统的基本原理,从零开始学习智能合约开发,最终设计并完成了预期中的软件系统。希望他能在此基础上深挖理论,追求极致,更上一层楼。我们也欢迎对边缘计算、区块链和游戏系统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软件与区块链系统实验室,一起展望未来软件系统应用的美好前景。

指导教授简介

        蔡玮教授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系,2011年获韩国首尔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2016年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并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该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求学期间曾赴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蔡玮教授于2018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与区块链系统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软件系统、云与边缘计算、区块链系统以及游戏系统等,目前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40余篇论文,曾荣获2015年度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CloudCom2014、SmartComp2014以及CloudComp2013最佳论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