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大讲堂 | 第十四讲】关子尹教授带你探讨字里乾坤
主讲嘉宾简介
关子尹教授,德国波鸿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现任哲学系教授、人文电算研究中心主任、现象学与当代哲学数据中心主任。关教授曾任多所高校访问学者,包括美国夏威夷大学、杜铿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他是「2013-香港十大优秀网站」之一的「粤语审音配词字库」开发团队的主持人,「汉语多功能字库」是其团队历时八年而仍在开发中的最新项目。
「汉语多功能字库」建立的背景
「汉语多功能字库」乃「2013-香港十大优秀网站」之一的「粤语审音配词字库」的全面升级版。新字库之建立,旨在援用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简帛等)材料,俾跨越「隶变」之阻隔,并结合传世文献及其他相关数据,以追索汉字的意义根源。再结合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本汉字教育提供有用的参考。
为什么要建立「汉语多功能字库」
关教授先给同学们展示了许多的对联和牌匾,对于隶书之后发展的字体,同学们能够很容易辨认出来,但是在隶书之前的字体,同学们辨认起来就有很大的困难。关教授称其为“隶变”。
以下图片中的字你能认出多少呢?
关教授认为“隶变”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键,其有利的地方是容易书写,建立起书写规范;其不利的方面是古文字中带有认知意义的部件从此较难辨认,甚至造成混淆,导致后世难以掌握文字的本意。
关教授还提到现行楷书的偏旁部首皆为隶变的结果,故皆有误导的可能。关教授认为补救的办法就是汉语多功能字库计划,回到古文字世界去探求字的原意,部件树的应用可以通过部件补充部首的不足。
「汉语多功能字库」的功能
「汉语多功能字库」网页增订的功能包括:「古文字系形」、「形义通解」、「英汉索引」及其他如「部件树」、字典辞书链接、全文检索、相关图片等。「汉语多功能字库」在现有的各种网站中,功能堪称崭新及全面。
关教授在现场演示如何使用「汉语多功能字库」
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及汉字繁体简体之争,顾阳教授与关教授探讨了汉字中声旁部首对于文字构成结构的影响,还有同学向关教授请教应该阅读哪种哲学书籍。
同学们与关教授交流
人文科学院院长顾阳教授与关教授探讨汉字结构
除此之外,关教授还跟大家分享了他近期关于汉字结构组成公式的研究。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感染,关教授表示,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再与同学们进一步探讨汉字的魅力。
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登录「汉语多功能字库」的页面了解更多。「汉语多功能字库」网址如下: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
文案/ 钟佳林 (2015级经管学生)
摄影/ 陈康 (2015级理工学院学生)
朱心怡 (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