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 南方日报专访徐扬生教授:应为20年后的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经过为期一年的开放申请及选拔,今年,牛津大学交流生项目在中国内地共挑选了12名优秀本科生,这其中就包括两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下简称“港中大(深圳)”)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在朋友圈转发了上述新闻。在这位空间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专家看来,将学生培养好是大学最重要的事情。他曾说,“如果港中大(深圳)办得不如港中大,就不需要办”“教育是良心活”。
从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同意正式设立港中大(深圳)算起,这所学校才刚刚建立4年多。首届271名本科生今年已顺利毕业,这批被称为港中大(深圳)“黄埔一期”的学生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近七成毕业生到海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人均收到3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逾三成毕业生选择参加工作,超80%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且多数被国内外知名公司录取,平均年薪达到14万。
“据说国内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是9万多元,说明市场对我们的学生比较看好。”徐扬生说。首届本科生受欢迎,离不开学校“学贯中西、汇通古今、融合文理”的培养理念,“雇主反映我们的学生比较积极、主动、阳光,比较有自信,英文好、比较国际化,而且懂得与人交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今港中大(深圳)发展强劲,引进4位诺贝尔奖得主等在内的一批国际高水平学者加盟;结合学科发展和国家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多个研究院,并不断“增员”,服务人才培养及城市创新发展;今年,开设了“诺贝尔班”,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营造一流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很多人问我,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对香港、深圳有什么好处。我说办校不能这么看,我们应该为20年以后的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人才。这个大湾区不是香港,也不是深圳,而是一个整体。”徐扬生说。在他看来,大学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全球一流的城市需要全球一流的大学。深圳一定要有一两所在全世界能够“站得住脚”的大学,“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果能达到,就非常了不起。一个伟大的城市需要至少一两所伟大的大学,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深圳高校的建设,也一定要考虑20年后的大湾区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多少这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
港中大(深圳)为何能引进包括多位诺奖得主在内的诸多优秀人才加盟?为何只给教授发9个月薪水,其他3个月将他们“赶出去”做科研?为何与中学互动合作频繁?“诺贝尔班”招生有何标准且培养方案如何与众不同?港中大(深圳)办学4年为高校合作办学带来什么启示……日前,徐扬生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解答港中大(深圳)快速发展“密码”,以及他对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孙颖 策划:刘丽
谈人才培养
大学也应该思考高考改革方向
南方日报:港中大(深圳)较早在国内高校中实行“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比60%、大学入学测试占比30%、高中学业成绩占比10%)。据您观察,通过631模式招收的学生与纯凭高考成绩录取的学生有何不同?
徐扬生:现在做总结还比较早,因为样本还比较少。初步调查发现会有点不同,纯凭高考成绩录取的学生,读书稍微强一些,尤其是在专业课上。631模式录取的学生比较适应语言课程,比较积极主动,在校进步比较快,综合素质好一点。目前我们主要在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实行631录取模式,同时在广东、浙江、山东和上海也有纯凭高考进来的学生。
“631”中的“3”,主要考高考没有考到的东西,比如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思维、反应能力、领导力、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对世界、家庭、个人、未来的观点和看法等。631模式对考试题目、老师等要求很高,一下子推广到全国有其困难性。我们正在做很多研究,看看未来应该怎么做。
南方日报:面对高考改革,大学是否也应该作出改变?
徐扬生:高考改革确实不仅是中学的问题,大学也应该思考,尤其是整个时代在变化,在人工智能时代,到底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中学与大学应该共同思考这个问题。要让中学的教师、校长们明白,真正好的大学、未来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中学生,怎样的中学教育是好的,这非常重要。
南方日报:我们注意到港中大(深圳)与中学的互动合作也非常频繁,这背后有怎样的考虑和计划?
徐扬生:真正懂教育的人明白,这是一定要做的。对港中大(深圳)来说,培养学生是首要的事,而本科生的教育又最重要。本科生一二年级的教育是重中之重。要培养好本科生,首先要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就像炼钢一样,你的钢材在哪里,你要去看看,我就对自己说,我要走100所中学,看看我国中学教育到底怎么样,这样心里才有谱,怎么办大学。
深圳四大名高中学生风格各异
南方日报:您去过多少所中学,对深圳四大名高中学生有着怎样的评价?
徐扬生:到今天为止,我走了全国79所中学,以后还要走。每个中学都不一样,每个学校的学生风格也不一样。对深圳而言,你一定要我评价的话,整体来说,我觉得深圳中学的学生比较喜欢挑战、比较有批判性思维,遇到问题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会思考和挖掘;深圳实验学校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标准的好学生;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在我们学校最多,比较适应我们的培养模式,学生的语言能力明显比其他学校要强;深圳高级中学的学生发展比较全面,学业上分差会相对较大。
走了这么多中学,发现广东的基础教育在这五年进步非常大。师资、校舍条件、生源水平、教育层次多样性等方面都做得不错。
南方日报:对于很多大学去名中学建优质生源基地,外界也会质疑是提前“掐尖”,对此您怎么看?
徐扬生:很多大学都会去抢高考状元,我们不这么做,我自己也不倾向于这么做。因为大学所追求的应该是大学生在进校时与毕业时的价值增量,而不是进校时的水平,一个大学能招收到好学生,表示这个学校的声誉比较好,当然,这对一个初创的大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向考生解释清楚,港中大(深圳)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我们学校比较小,没那么多人在做宣传工作,学校绝大多数的宣传,是在校学生的家长自发在做,他们比我们努力,也做得比我们好。我非常感恩我们学生的家长们,他们对学校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
和平年代应更能够培养出世界级人才
南方日报:今年,港中大(深圳)为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开设了“诺贝尔班”,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徐扬生:3年前,我们就允许优秀的本科生,从大二、大三开始进入教授实验室参与研究。一些学生表现非常好,在大三或者大四就在世界一流的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这种科研机会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益,在毕业后申请研究生时机会也大一些。另外,这几年,我们招收的学生质量越来越好,比如高考广东理科第一名、福建理科第二名,对这些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一些特殊的培养是有必要的,所以提出开办“诺贝尔班”,希望学生能够一方面把学业做好,另一方面拓展研究。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的学生与清华大学的“姚班”(“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创办,致力于培养领跑国际的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有一些互动交流。姚期智先生对我们学校的培养模式非常欣赏。所以我们想,不如办个“诺班”,跟“姚班”呼应,学生积极性也很高。
南方日报:对“诺贝尔班”学生的培养有何不同?
徐扬生:我们会为每位学生制订学习方案,他们可以学不同的专业,或者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在国外实习、深造方面,学校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照常上课、照样参加书院活动、接受通识教育,但我们可以为他们“开点小灶”。取名“诺贝尔班”,一个思路还是来自于“钱学森之问”。我觉得在和平富裕、兴旺发达的年代,应更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这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南方日报:据说今年100多个学生报名才录取了6个,怎样才能进入这个班?考试会考什么?
徐扬生:我们有个委员会专门负责面试,里面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等多个学科的教授,在面试中他们会跟学生聊天,很多问题蛮难的。面试后大多数学生被淘汰。面试内容什么都有,主要考察学生的创造性,这不是可以准备的。比如我自己面试的几个学生基础不错,但很明显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就被淘汰了。
谈师资力量
薪酬制度与世界市场接轨
南方日报:港中大(深圳)引进了一大批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国际知名教授,你们是怎样引进高层次人才?
徐扬生:我们并没有特别努力地去引进诺奖得主。这些诺奖学者、科学家之所以愿意来,我觉得是因为我们教育、科研的氛围,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他们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我们学校的高层、教职员工都有兢兢业业办大学的精神,学生质量优秀,深圳的氛围等都是吸引他们的原因。
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这是我们大学的办学基准。我们的教授都是凭着一腔热血,从全世界各地来这里办大学;我们要办百年大学,并从这个角度制定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教学水准和科研设施。我们所追求的是品质,培养的学生出去后,他们会真正写进学校的历史,所以“千载品牌”是我们的目标。教育是良心的事,与办公司不一样,“万史良心”就是要我们全校上下都明白,我们到这里来是做什么的,来的教授和员工都很明白。
南方日报:包括诺奖学者在内的教授们是否用高薪来聘请?
徐扬生:我们学校教授的薪水,包括诺奖学者、年轻教授,都是与世界市场接轨。人才的吸引一定要公正,要有一个准确的评价机制,优秀的人才不是冲着钱来的,但是要留住优秀人才,需要公正、公平的待遇。不能说“你帮帮我们,发扬下风格,这两年牺牲下”,这是不厚道的,人家也有家庭,也要生活,所以一定要跟市场接轨。
谈高等教育发展
深圳需要打造世界知名大学
南方日报:港中大(深圳)办学四年多,您觉得为高校合作办学带来什么经验或者启示?
徐扬生:我觉得第一条是要真诚办学,不要A希望得到什么好处,B又希望得到什么好处,短期达不到,双方就不高兴;第二条是要把办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教育事业做起来容易,但做好不容易;第三条是合作者之间的沟通、互相尊重很重要。
南方日报:此前,高等教育被认为是深圳发展的“短板”之一。您认为目前这种情况有无改善?
徐扬生:在发展高等教育上,深圳政府、社会都非常努力,目前大有改善,可以说深圳是全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但还没有彻底改变(短板)。改变不是看有几所大学,主要是看大学的质量,看培养的人才。
深圳一定要有一两所在全世界能够站得住脚的大学。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果能达到,就非常了不起。一个城市的教育要上来,需要时间。我相信深圳一定能够做好。但也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兢兢业业,把大学的水准、起点搞好。另外,大学的分工、定位要明确。一定要考虑20年后的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怎样的人才及需要多少这样的人才,再来确定办怎样的大学、办几所大学。
南方日报:也有人指出,深圳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培养层级偏低,对自主创新的贡献不足,您对此如何看待?
徐扬生:我觉得已经逐渐上来了。深圳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上来后,对社会发展会很有帮助。我认为科研和教育一定要联系起来,科学家不培养人才,反过来人才不去做科研都很浪费,所以我们建立一批重要实验室,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研究院,就是想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再比如我们学校给教授们只发9个月薪水,其他3个月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进行科研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等,这样高校就跟社会有机地互动起来。
科研对社会的影响也不能太功利,不能太着急,要慢慢来。美国硅谷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深圳应该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科研的发展跟深圳经济社会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带动自主创新。
不是所有大学都适合做研究型大学
南方日报:那是否所有的大学都适合做研究型大学?
徐扬生:不是的。研究型大学是为数很少的大学,比如美国有4000多所大学,但真正研究型的大学只有5%。如果把研究资源“天女散花”到所有大学去,研究型大学是办不出来的。大学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要定位好。每个学校的定位不一样,你是培养中学生的就应该好好培养中学生,不要硬地拔高,让中学来培养博士生,这没必要,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样也许他就培养不出真正好的中学生。
南方日报:支撑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构建怎样的大学体系?
徐扬生: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分层次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分层次。研究型大学、社区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技术型大学都很重要。社区型大学常常是最大的大学,大概60%的学生都在其中就读。像深圳这样的全球化大城市,要有一批好的大学生,社区型大学承担着重要作用。深圳应该好好办几个真正上规模的公立大学,比如每个大学两万到四万人,办到比如美国州立大学这种大学的水平。深圳要有更多的技术型大学,每个不一定要刻意做大,办教育要按教育的规律进行。
南方日报:在高校的定位、分层方面,您认为目前是否存在混乱?
徐扬生:是的,不仅在深圳、广东,在国内普遍存在这种混乱现象。比如在国内,一个大学有多少个博士点、多少院士好像是每个大学所追求的,你的学校定位就是培养本科生、专科生,要那些博士点干什么,就像做厨师就应该把菜烧好,不需要歌唱也好。
湾区内高校协同要顺其自然
南方日报:大学应该怎样去支撑城市的创新发展?
徐扬生:首先大学给城市提供了很多文化底蕴,为什么很多人留恋自己的城市,就是因为有文化情结。文化底蕴需要时间的积累,大学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大学是产生新思想的地方,是城市的灵魂。为什么世界级的城市总有世界级的大学,这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大学要为城市培养人才,并且指明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这非常重要。大学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旧金山、硅谷能发展到今天,跟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今天我们不仅要想到深圳,还要想到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人问我,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对香港、深圳有什么好处。我说不能这么看,我们是在为20年以后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培养人才。
南方日报:有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需要高校群的支撑,而粤港澳高校之间也应该加大协同创新,您对此如何看?
徐扬生:的确需要高校之间的协同,但高校的协同有时候需要顺其自然,不能强制、刻意、牵强附会地做,这样效果不会好。我觉得每个学校的定位、理念不一样,具体要怎么做,让大湾区内的大学自己想办法做。
南方日报:现在深圳一部分职场人会去香港高校在职“充电”,你们在在职研究生项目上有何计划?
徐扬生:在职研究生培养对深圳社会发展的意义很大,我们去年已经开始推出一个在职研究生项目,未来会慢慢扩大,但我们非常注重培养质量,今后的发展要看我们是否能够承担,另外也要看社会的需求。